經過四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八大處姚家寺塔搶救性修繕工程竣工?! ?/p>
著名的京西斜塔、西山八大處標志性建筑——石景山姚家寺塔,日前完成了三百余年來的首次全面修繕,恢復了歷史上的原貌。
姚家寺位于八大處正果寺東部,又名圣水寺,因水井水質純正而得名。塔身造型古樸簡潔,線條流暢,塔內實心,高約10米,八棱七級,是石景山區(qū)僅存的八棱七級古塔。
塔須彌座邊長2.2米、高1.2米。塔身第一層高2.8米,東南西北四正面雕出假門,其余四面雕出假窗,塔身以上為7層斗拱挑出密檐的屋脊、瓦,均為磚雕而成。市文物專家介紹說,該塔舉折平緩,斗拱明朗,與北京現存遼、金、元、明時期密檐磚塔建筑相比,在建筑技術與手法上既有傳承之襲,又獨具創(chuàng)造,是一處具有較高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佛教密檐磚塔。
該塔具體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據《僧海愍勝水漢萍禪師塔銘并序》記載,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姚家寺一院住持漢萍禪師圓寂,葬于此,大約有三百五十余年的歷史。
因多年自然侵蝕、年久失修等問題,塔剎已損毀,塔身一至三層開裂,整體殘損嚴重,塔身裂痕明顯并向東南略有傾斜,又稱京西斜塔。為此,石景山區(qū)投入專項資金160萬元,開展搶救性修繕,保護這一珍貴文化遺產,恢復歷史原貌。
此次修繕是該塔建成后首次全面修繕,采用傳統工藝,按照“修舊如舊,不改變文物原狀”的修繕原則,對塔身、塔檐、塔頂進行修繕,盡量保持建筑的原有風格,修復或替換塔體已風化的磚石,對塔體進行扶正,較完整地保留了明清建筑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