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訊,今年1月份開始,西藏自治區(qū)世博辦加快了主題影片《天上西藏》和其他影片的拍攝工作。由北京派格太合環(huán)球傳媒有限公司、西藏國風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今典影業(yè)有限公司等影視拍攝公司承拍的《天上西藏》、《美麗拉薩》和反映青藏鐵路的短片等影視作品正在緊鑼密鼓拍攝過程中。
熱氣球平穩(wěn)劃過拉薩上空,正是北京派格太合環(huán)球傳媒有限公司攝制組正在航拍拉薩城景。
6日早晨8時40分,攝制組已經(jīng)將熱氣球搬到了藏熱路,點火、加熱空氣,熱氣球漸漸浮了起來。此時拉薩城,太陽剛剛升起。此次乘坐熱氣球拍攝拉薩城全景的攝影師文閔很專業(yè)地向記者介紹,太陽在拉薩升起的準確時間是8時36分,他們想拍攝第一縷陽光灑在布達拉宮金頂?shù)溺R頭??磥?,為了這次拍攝,他們作了不少功課。
熱氣球很大,相比之下,吊籃空間有點?。褐荒苋菁{兩名專業(yè)飛行員操縱和一名攝影師拍攝。飛行員熟練地將熱氣球升到大約150米的高度,然后開始平穩(wěn)飄行。文閔第一次來西藏,也第一次能夠在這樣的角度,靜靜感受拉薩這座城市。他描述了拉薩城“醒來”的那一刻:“熱氣球自由飛行到了藥王山上空,遠處,拉薩上空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氣,輕盈縹緲,陽光從山頭灑向整座城市,暖暖的,我想人們正在晨練或者準備起床。”
“靠風吃飯” 第一天飄成了“之”字形
北京派格太合環(huán)球傳媒有限公司制片主任展旭告訴記者,最初他們考慮過用直升機航拍,但是擔心直升機飛行過程中機身抖動過大和噪音問題影響效果,最終選擇了飛行平穩(wěn)的熱氣球。當然,熱氣球最大的特點是“靠風吃飯”,沒有方向盤,沒有柴油動力,熱氣球上唯一的4罐天然氣也是為加熱空氣準備的。
熱氣球的提供商、南京宏光航空通用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的前身——南京宏光空降裝備廠曾生產(chǎn)了我國首只熱氣球。帶隊負責熱氣球飛行的是該公司一位負責人馬文海。他說,高原上飛行與平原最不同的是氣壓低,工作人員有點不適應,還有便是有點費油。不過,總體看成本并不是很高。
“因為靠風吃飯,所以每天飛行員都要針對拉薩狹長的地形,仔細觀察風向和風速,只有當風往東西向吹時,才能起飛。”馬文海想起2月5日首次飛行時,“早晨需要固定拍一個布達拉宮的鏡頭,熱氣球升空后由三輛汽車拽著繩子才沒飛走,自由飛行后,熱氣球跟著風飄出了一個‘之’字形,從城東剛飄到城西,結(jié)果風改向,又飄了回去。”
記者得知,為了追求完美,近兩天根據(jù)天氣狀況,熱氣球可能還要進行幾次飛行,直到素材收齊。
年輕翻譯 三名大四學生稱很榮幸
北京派格太合環(huán)球傳媒有限公司是上海世博會專題片《天上西藏》的主要攝制方,執(zhí)行導演李軍林告訴記者,這次共有5個大組分為的11個小攝制組在西藏各地同步拍攝。如何更加順利加強與當?shù)亟涣鳎訙蚀_了解西藏風土人情,本地的翻譯人員是必不可少的。
記者見到了為拍攝《天上西藏》提供翻譯服務的三名可愛的女孩——西藏大學大四的學生。剛剛20歲出頭的她們,都長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其中的益西卓瑪在學校就很熱衷各類社會活動,還是學校的學生會干部,目前,正在西藏電視臺一檔氣象類節(jié)目實習。被選上為上海世博會盡一份力她感到十分榮幸。“除了當翻譯,我們還是向?qū)В热鐜兔μ暨x演員,帶領攝制組參觀拉薩特色的小酒吧,介紹當?shù)孛耧L民俗等等。”
三位女孩很希望攝制組能記錄西藏的藏歷新年熱鬧的場景,而攝制組確實也有這樣的計劃。
片中演員 來自各階層各領域
從2月20日開拍到3月底結(jié)束,攝制組執(zhí)行導演李軍林估計素材將長達600多個小時,最后通過后期剪輯和制作,只保留10分鐘,他們希望通過主題片《天上西藏》來反映一個真實和立體的西藏。
李軍林估計,10分鐘短片中當?shù)匕傩諈⒀荽螖?shù)將達到200人次。目前已經(jīng)邀請了30多名演員,說是演員,但絕大部分來自西藏的各階層和各領域,如當?shù)乩习傩铡⒃馗刹?、醫(yī)務人員、學生、在西藏經(jīng)商和工作的外地人、外國游客等等。
這次鏡頭選擇了一些平時很少有人了解的亮點來反映西藏的變遷。如西藏大學學生制作機器人和航模的過程,打扮時尚的年輕人在拉薩街頭玩滑板,澳大利亞籍游客給了拉薩很高的評價,當雄牧民保持傳統(tǒng)早起晚歸放牧……
他們將鏡頭對準了藏族百姓的飲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片斷,記錄下了西藏保護完好的藍天碧水,執(zhí)行導演李軍林講到他對西藏的印象,用了四個字:厚重、活力。這是一個比他之前臆想中的西藏更加具體和更加充滿驚喜的地方。“西藏本地的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從這些天的拍攝過程中,我們看到了新一代西藏人,他們熱愛生活,敢于拼搏,有著建設美好家園的強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