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訊,計劃在今年年底竣工的西藏三大文物維修工程,正在對工程使用的木材進行較為全面的防腐處理,將新型木材防腐劑和加壓防腐處理技術用于古建筑維修保護,開創(chuàng)了古建維修的先例。
作為中央政府在西藏實施的一項大型文物維修工程,西藏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三大文物維修工程從2002年開工以來,歷時7年多的時間,目前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維修項目。
以木結構為承重主體的古建筑,易發(fā)生木材腐朽和蟲蛀,嚴重的腐朽蟲蛀使木材變質,強度喪失,對木結構乃至建筑安全產生危害。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研究員對三處古建筑進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木構建普遍存在腐朽和蟲蛀情況,其中布達拉宮和羅布林卡較嚴重。
數(shù)據(jù)顯示,在羅布林卡50個維修建筑中40個建筑的木構建存在蟲蛀現(xiàn)象;布達拉宮35個古建維修項目中有21個建筑存在木構建蟲蛀現(xiàn)象。
為此,在這項計劃總投資達到3.3億元的三大文物維修工程中,木材防腐處理項目是整個維修工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解決原木構建腐朽蟲蛀、新木構建防腐加壓處理成為維修最關鍵的部分。
據(jù)介紹,由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承擔的三大文物維修工程木材防腐項目主要包括建筑木構建防腐防蟲處理、木材干燥及含水率檢測、木材質量把關、木材樹種選擇鑒定和力學性能檢測等7項工作。
在三大文物維修工程木材防腐處理技術上,采用了包括CuAz在內的多種木材防腐防蟲劑。這種采用多種藥劑和處理方法對不同木構建進行處理的綜合性防腐處理技術,為西藏古建筑木材保護開創(chuàng)了先例。
三大文物維修工程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CuAz木材防腐防蟲劑低毒高效,使用安全,對木材滲透性好,處理后木材具有持久的耐腐抗蛀性能。
資料顯示,自2002年三大文物維修工程開工以來,木材防腐處理工作隨即開始,一直到2007年,三大文物維修工程木材防腐處理高達6800立方米。這一數(shù)字也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建維修木材防腐處理的新紀錄。
木材防腐處理既可消除危害木材的菌蟲又可使木材增強防腐抗蟲性能,延長木材使用壽命,一般處理木材是未處理木材使用壽命的3-5倍。
“通過上述方法,三大工程木構建得到了較為全面的防腐處理,開創(chuàng)了古建筑修繕進行正規(guī)系統(tǒng)防腐處理的先例。”尼瑪次仁說。
截至目前,三大文物維修工程已累計開工子項目156個,完成150個子項目,完成投資2.8億元。始建于公元7世紀的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羅布林卡建于1751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筑;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內藏浩繁經卷和稀世文物。